预防肝癌?时代医疗:先警惕以下这些“蛛丝马迹”
在大众眼中,肝癌就如洪水猛兽般,一旦被确诊,仿佛就被宣判死刑,连生活都失去希望。然而,真相并非如此。香港时代医疗表示,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早的诊断治疗,肝癌患者完全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什么是肝癌?引起肝癌的因素都有哪些?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有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人群。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尽管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肝硬化:绝大多数肝癌发生在慢性肝病的背景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有关的肝炎病毒主要有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三种。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是我国肝癌发病的另一主要原因。
过量饮酒: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长期过量饮酒不仅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甚至会引发肝病,增加肝癌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导致肝癌发生。
其他因素:糖尿病和肥胖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此外,水源污染、肝吸虫感染、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及遗传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预防肝癌?先警惕以下这些“蛛丝马迹”
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且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多呈持续性隐痛、钝痛、胀痛或刺痛,尤其以夜间或劳累后明显。香港时代医疗表示,肝区疼痛主要是由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或包膜下癌结节破裂,或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引起的。
除此之外,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由肝功能损害、肿瘤压迫胃肠道所致,其中以食欲不振为常见症状,病情越严重,症状越明显。
● 腹胀:主要由肿瘤体积巨大、腹水及肝功能障碍引起,由于患者症状多在进食后和下午加重,因而常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而未给予重视,导致延误诊治。
● 乏力、消瘦: 由恶性肿瘤的代谢、消耗过大和进食少等原因引起,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日益加重,患者的体重也日渐下降,晚期极度消瘦、贫血、衰竭,呈恶病质。
● 腹泻:主要由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或肝癌细胞转移形成门静脉癌栓所致。该症状并不十分常见,有时可作为肝癌的首发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肠道感染而误诊。
● 发热:由肿瘤组织坏死、代谢产物增多及肿瘤压迫胆管合并胆管炎引起。不明原因的低热是肝癌的一个常见症状,体温一般在37.5~38℃;但炎症性弥漫性肝癌则以高热为主,易被误诊为肝脓肿,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而用吲哚美辛可以退热。
● 呕血、黑便:呕血主要是因为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急性胃黏膜病变。黑便则多由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或消化性溃疡引起。由于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少见。
● 转移症状:肝癌可转移至肺、骨、胸膜、胃肠及淋巴结等。不同的转移部位,可引起相应症状。
● 少数极易误诊的症状:部分患者肝脏不大,且肝癌包膜下癌结节破裂的临床表现酷似胆囊炎,亦有因右肝癌结节破裂口较小、少量血液缓慢流至右下腹而被误诊为阑尾炎的情况。
● 其他症状: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均与肝功能受损、凝血机制障碍及脾功能亢进有关。
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抓起,降低肝癌发生
数据显示,我国80%以上的肝癌患者有肝硬化基础,其中病毒性肝炎是目前较为明确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就像常见的感冒、肺炎一样。传染病一般要从3个方面进行预防,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控制传染源: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
— 切断传播途径:对修脚、文身等进行严格管理,养成使用安全套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 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注射肝炎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
除此之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亚硝基化合物长期摄入等同样是肝癌的常见成因,针对这些病因的预防或治疗同样可以减少肝癌的发生。
治疗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疗
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的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局部的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
肝切除术: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
消融治疗:适用于小肝癌特别是2cm以下的肝癌。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明显延长了生存时间。
肝癌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早的诊断治疗,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现时,香港时代医疗提供一系列针对肝炎预防的检查项目,除了基础的腹部超声和血清AFP外,还有肝炎病毒DNA检测等,细心呵护每位客户的健康,详情可浏览:www.medtime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