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兰州多措并举优化供热服务
三伏天,在兰州市主城区的部分小区、街道,工人们顶着酷暑骄阳更换老旧供热管道,为老旧小区外墙安装保温材料和实施供热分户改造。
这是兰州优化供热服务开展的“冬病夏治”工作。
兰州市供热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斌介绍,“冬病夏治”是依据上个供热季发现的供热质量不高等“冬病”,在夏季开展老旧管网更换、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保障下个供热季供热服务。
兰州是全国较早开展集中供热的城市之一,正因为起步早,兰州也面临供热管网老化、供热能源结构单一、供热站点分散等复杂“病情”。近两个供热季,兰州市创新机制、上下联动、优化管理,开展供热服务综合施治,通过“冬病夏治”、供热站点整合移交、优化供热能源结构等方式,降低供热成本,提升供热效率。
这是在兰州市城关区南河路拍摄的经过外墙保温改造的东方小区一角。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上个供热季,室内温度在22至24摄氏度,再也不用在屋里穿上厚毛衣、棉马甲了。”兰州市城关区南河路东方小区居民卢会萍说,她所居住的小区属于老旧楼院,2024年夏季经过分户改造、外墙保温,供热效果提升明显。
记者从兰州市供热服务中心获悉,这两年,兰州市更新改造供热老旧管网300公里,占主城区老旧供热管网比例约17%;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供热分户改造3万户,占主城区需分户改造总户数16%。
“冬病夏治”成效初显,供热能源结构优化也有探索。
这是兰州七里河马滩地热供暖开发示范项目的回灌设施。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今年3月下旬,兰州七里河马滩地热供暖开发示范项目建成试运行。“试运行7天,回水温度超过50摄氏度。”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地热中心主任刘行祥说,该项目供热面积约75万平方米,试运行效果达到预期。
兰州市地热供热规划显示,兰州市地热资源丰富,采用中深层地热水梯级利用的工艺开发地热,可覆盖兰州市中心城区2021.2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占主城四区供热面积比重17%。
这是近期拍摄的兰州东城清洁智慧热源项目一期工程。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同时,兰州立足老工业城市优势,探索利用工业余热、污水余热等建设的清洁智慧热源项目陆续并网。兰州东城清洁智慧热源项目一期已于今年3月建成投运,共计67.5兆瓦的供热能力已并网运行。
兰州还创新机制,通过热电联产改造、供热站点整合移交,提升供热效率。目前,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供热主管网南线联通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建成后七里河区的范坪电厂热电联产将覆盖城关区16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可替代现有分散老旧低效燃气锅炉房143座。兰州市供热服务中心统计,近年来,通过供热站点整合移交、并网,主城四区供热站点数量由2022年的650个下降至今年的540个。
供暖“热度”提升民生“温度”。兰州市“12345”市民热线统计,上个供热季,兰州市供热投诉量同比下降40%。
今年,兰州继续开展供热站点整合移交、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着力构建多元供给、安全稳定、低价优质的供热体系,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记者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