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广西总销售额居首位
七月的重庆城,两江浪涌文风浩荡;盛夏的书博会,八桂墨香文脉绵长。7月25日至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两江新区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这场盛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出版业的璀璨成果。其中,位于N1馆的广西展区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壮锦,以“阅广西 读中国 看世界”为脉络,将八桂大地的文化肌理、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文明互鉴的开放胸怀融为一体,既是广西出版的整体展示,也是中华文化的出彩表达。
文韵书香 广西展区魅力十足
在本届书博会6个展馆近8万平方米面积中,广西展区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读者。展区以“1+N”布局串联起不同板块,450平方米的空间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民族出版社展出近5000种图书,涵盖文学、少儿、科技、美术、人物传记等不同主题,令人目不暇给;设计精巧、美观实用的近200种特色文创产品老少咸宜,顾客众多。
广西展区以风雨桥为主要装饰,彩灯勾勒的重檐桥亭造型别致,桥墩成了展示文创产品的摊位,如侗寨的圩市一般亲民便利。风雨桥造型以桥喻书——桂版图书是广西连接全国、东盟乃至世界的桥梁,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次书博会,广西出版在主展区和分区连轴转举办15场重点活动:从 《程程的陆海之旅》发布,到《小古董笔记·蚀花珠》分享;从刘楚昕签售到“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推介,每日都有文化展示互动活动。不仅山城重庆的市民流连忘返,对桂版书情有独钟的读者更是得到莫大的满足。
“我是专门来帮衬广西图书的。”重庆交通大学老师王刚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展位买了一本《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两本《茶馆》,“多买一本《茶馆》送给朋友。我的生活和工作从桂版书中获益很多,而现在做实体书很不容易,我特别想表达对广西出版人的敬意。”
主题铸魂 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利来友介绍说:“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策划出版了《大道》《家书里的新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等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主题出版项目,做到重要节点有精品、重大主题不缺位。”
书博会首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新书《奋起——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发布颇受关注。该书重点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抗战故事及战时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填补了国内外抗战科技史的研究空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奋起——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出版恰逢其时,被选送到本届书博会“阅见中国——全国图书精品展”的“抗战长歌”专区展出。漓江出版社推出的《阳鸟》、接力出版社推出的儿童小说《芥园花铺》等也是抗日题材,体现了广西主题出版“既要接天线,更要接地气”的优良传统。
桂版图书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广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作为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上市半年重印3次;“家风”系列从《家风十章》到《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总销量突破20万册,其中《齐家——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入选“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本次书博会举办的“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集(2024)全国首发式”“读先锋 学榜样——‘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作家读者交流会”等,正能量满满,展现了广西出版弘扬正气的使命感。
非遗焕彩 民族文脉浸润书页
广西展区的民族文化出版物,搭建起一部立体的“八桂文明百科”。
壮锦纹样缠绕的展架上,《壮族科学技术史(壮汉对照)》格外醒目。这部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著作,用2000余幅图片还原了壮族先民在织染、建筑、种植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仫佬族地区文书古籍影印校注》用733件清代文书串联起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通过双语对照,让濒临失传的瑶族婚歌在文字中重生。
近年来,广西出版的民族文化图书精品多多,如《妈勒纹样的诗》用精湛的工艺重绘壮族绚丽烂漫的纹样,获得第八届中华印制大奖特殊非传统书(4色及以上)类优秀奖、第二十九届“金牛杯”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铜奖等多个奖项;《柳州传统服饰图录》斩获第104届ADC年度奖·金立方奖、2025年D&AD奖·木铅笔奖等国际设计大奖。《壮锦图案》在不久前的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推出,深受读者喜爱,被设计行业工作者视为图样参考宝典。这些好书生动地诠释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特色文创产品成了广西展区的“引流”利器,不少读者先是被文创产品吸引而来,继而对广西倍加关注。重庆市民罗女士和女儿特别中意壮锦纹饰的挎包,母女各挑了一个,买下后马上背起来互相欣赏。女儿小胡说,这次书博会让她看到广西拥有众多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资源,近期要筹划一次广西游。
打造IP 文学花开缤纷多彩
在本届书博会上,荣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正奖的刘楚昕,无论是开幕首日闪现广西展区,还是出席中宣部主办的“不止阅读 阅读不止”第十六届阅读大会,以及在西西弗总部概念店问闻书店和广西展区签售新书《泥潭》,每次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者纷纷跟他合影留念。
这一中国文学界罕见的“爆款”现象,引发了出版人的思考。
漓江出版社社长梁志说:“很多读者喜欢刘楚昕本人,并由此喜欢他的书。出版品牌的打造,首先得以人为核心,作者应该是有个性的,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我们出版社在未来要做的,就是以经纪人的身份为作者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化服务,来帮助作者成长,帮助他们打造文化IP。”
获得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提名奖的王和平,以“74岁文学新人”的身份现身新书《阳鸟》分享会,白胡子、大墨镜、长舌帽让他自带“老顽童”气质。他现场喊话姜文出演书中主角雷三爷,喊话王圣迪出演书中小女孩老十一,邀请读者去北京参加养鸽Citywalk……老北京口音中密集的“梗”,引来读者围拢在广西展区的舞台前,会后又在签售桌前排成长队。
跟上时代步伐,了解读者爱好,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融合传播方式,精准对接优质内容与目标读者,广西出版一直在努力,一直有新收获。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广西全民阅读书系”也颇受关注。该书系是集团2025年推出的重大出版工程,以“体系化、规模化、经典化”为显著特色,首批出版的300种优质图书,精准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内容覆盖传统文化、中外文学、本土特色文学、自然科学等,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生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体验,助力广西全民阅读事业发展,建设书香社会。装帧素雅的丛书在展位一字排开,宛如知识砌就的长城,彰显质朴匠心又不乏深厚底蕴。
品牌聚力 满足读者多元需求
7月25日书博会开幕之时传来好消息: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由广西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创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狼洞的外婆》获奖!
广西展区摆出的获奖海报,为精品书籍展台的一排《狼洞的外婆》增添亮色,更加引人注目。
据接力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在今年1—7月,接力社共有72种(套)图书获得中外奖项或入选重点推荐书目。《狼洞的外婆》获得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这是继广西作家白冰获第六届、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之后,时隔15年广西作家第3次拿下该项大奖。这是广西出版的成功,让广西出版品牌在业界更加响亮。
广西的出版品牌正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漓江文学奖已评选两届,推出《猴儿与少年》《辛丑故事集》《泥潭》《阳鸟》等佳作;“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也培育出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新作和儿童文学新星,如《我的飞鸟朋友》成为现象级作品,《鄂温克的驼鹿》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第一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正式启幕,在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泛北部湾网络文学大赛10年成就的基础上升级,从赛事规模、征稿品类、奖金数额及IP孵化转化等方面作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使大赛不仅成为催生精品的沃土,更成为驱动网络文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出版品牌建设与运营,推进选题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矩阵化,巩固拓展广西出版品牌整体影响力。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坦言,集团重点支持“大雅”“新师说”“大格局”“知了”等子品牌,重点扶持品牌主理人与品牌团队,鼓励编辑孵化新品牌,持续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出版子品牌,形成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集团出版品牌矩阵。
开放互鉴 桂版书香飘向四方
书博会开幕首日,重庆新华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与广西民族出版社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暨“西部陆海新通道”儿童科普绘本之《程程的陆海之旅》新书首发式。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过程中,广西出版走在前、走得快,为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做好宣传推广服务。
广西美术出版社的《平陆运河——盛世壮美画卷》新书分享会,让重庆读者及时通过丰富的图文信息,了解这一重大工程的风采,触发对出海大通道的憧憬。正如作者所言:“为了写好这条‘通江达海’的运河,我们沿着河道走访了37个村落,就是想让读者从泥土里读出国家战略的意义。”
据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张艺兵介绍,2019年以来,集团向东盟国家输出版权近500种,目前入驻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的国内外出版机构达146家,上线3000多种版权产品(含中文、英文及东盟小语种),达成版贸合作300多项。
本次书博会展台上一批面向东盟的出版物,是广西出版深耕多年的成果。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新汉越词典》收录6.3万条词目,已成为中越跨境贸易从业者的“必备手册”。不久前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推出《体育汉越词典(越南版)》,以精品图书向中越建交75周年献礼。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继续实施“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工程”“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精品出版工程”,推进中越经典互译、中缅经典互译等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集团出版主业国际化、多元化发展。
本次书博会广西出版成绩亮眼:展区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次,共销售图书8.6万余册、文创产品2000余件,总销售码洋762万余元,同比增长328%。总体销售图书数量、达成贸易协议(含意向)数量、实现销售收入均大幅超过上一届书博会。据书博会组委会反馈,广西展团总销售额位居各展团首位(现场销售额排第4、线上销售额排第1)。
面向“十五五”,广西出版将以“阅广西”为起点,用文字丈量中国的广度,以开放拥抱世界的多元。每一页桂版书,都是一扇窗——窗外,是八桂的晨曦,是中国的脉动,是人类文明的星河。
这,便是广西出版的初心与远方。(记者 何继权 李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