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从“望栏兴叹”到“腰包鼓起”
看着载有15头膘肥体壮肉牛的货车驶出院门,手里拿着合同,宁夏同心县庆华村65岁的马明海非常开心。这个在黄土地上和牛羊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村里人,怎么也不敢想,短短几年时间,自己和家人就实现了从过去“望栏兴叹”到如今“腰包鼓起”的转变。“这一趟下来,扣除成本我不仅能还清10万元贷款,还能留下4.5万元。”

马明海在给牛喂饲料。(受访者供图)
同心县位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山区,在黄土地上找活路再养些牛羊,是很多个“马明海家庭”的谋生方式。近年来,同心县持之以恒抓产业,马明海一家的转变则源自2021年的一次县乡干部针对产业发展的摸排走访。
“当时走访了解到,很多像马明海这样的家庭,因为独立养殖面临‘检疫难、贷款难、销售难’等困境,就决定在庆华村开展集体养殖试点,统一购买牛犊、办检疫证。”庆华村村委会副主任杨金宝说。

同心县农商行工作人员到村部为养殖群众现场办理贷款。(受访者供图)
“过去趴在牛栏上,就想啥时候栏里牛能满,但没钱没办法。自从政府给我们整村授信后,不仅能贷到款,利率还比市场低了1.35%,一年算下来起码能省下一大半饲料钱。”马明海说,“贷款买了20只牛,栏里一下热闹起来了。”
“马明海们”家里的牛栏热闹了,吸引着那些在外打工村民的目光。“开始肯定是担心呀,毕竟外面务工这么多年熟门熟路,回来贷款养殖有风险。”45岁的李国江在外务工多年后,回到了家乡。“统一买牛有贷款,技术上门还帮着卖。这事能成!”
如今,庆华村里像李国江这样从没养过牛羊的农户开始搞养殖的已有60多户,村里的养殖户比2022年增加了73户。而庆华村的探索也在同心县多点开花。同心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主任金录国说,全县已有超过10.5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近9.89万农户便捷地获得了发展生产所需的资金支持;全县预计今年新增补栏肉牛2万头。(记者 杨稳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