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凉都:贵州邮储赋能六盘水工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贵阳10月30日电(汤子仪)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与硬支撑。在贵州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浪潮中,六盘水市正褪去传统资源型城市的旧标签,加速迈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赛道。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立足贵州“富矿精开”战略,紧跟地方发展脉搏,以创新金融服务为“金钥匙”,为六盘水工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这座工业老城实现从“资源依赖”到“产业升级”的华丽跨越,书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金融“护航”露天煤矿,筑牢能源安全“压舱石”
煤炭,是六盘水最鲜明的资源印记。在国家保障能源安全、鼓励释放优质煤炭产能的背景下,贵州省重点能源工程——六盘水杨山露天煤矿项目应运而生,这也是六盘水市首个露天开采煤矿项目,承载着当地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使命。
“露天开采相比井工开采,安全性高、回采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杨山煤矿矿长朱瑶介绍,项目预计2026年12月底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产出优质煤炭100万吨,后续随着开采规模扩大,产能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六盘水杨山露天煤矿。
然而,项目总投资19.54亿元的“资金大山”,曾是企业推进建设的一大难题——项目资本金占比30%,剩余70%需依赖银行融资。凭借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基础及省分行的大力支持,邮储银行成为该项目首家授信的金融机构。“考虑到项目投资方为国有企业,授信规模较大,我们创新采用项目银团贷款模式,既能满足资金需求,又能分散风险。”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客户经理董平翔解释道。自2024年项目启动以来,邮储银行已累计授信4亿元,2025年7月首批2200万元贷款顺利投放,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精准用于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与安装,为项目按计划推进筑牢了资金“护城河”。
  
六盘水杨山露天煤矿。
截至2025年3月底,项目已累计完成土方挖掘108万立方米,矿建、土建等工程有序推进,施工期间还产出工程煤约2万吨,实现了 “建设、收益”两不误。
精准“滴灌”铝加工园,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如果说能源项目是六盘水工业的“压舱石”,那么特色产业集群就是其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不仅聚焦重点能源项目,更将目光投向六盘水市水城经济开发区的特色产业集群,针对水城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扩大生产规模。
  
水城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内企业。
“企业在技术产线升级的时候,我们面临着资金周转难题。”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何林回忆,关键时刻,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伸出援手,并结合企业科创属性与生产需求,先后为其发放科创信用贷、小企业信用E贷累计超5600万元。“我们结合产业园的特点,采用‘小微易贷’的模式,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核验相结合,真正实现‘快贷快用’。”邮储银行水城区支行客户经理张功表示,这笔资金不仅帮助企业补充了流动资金、延长了生产线,还带动了水城区周边240多位一线员工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水城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内企业。
同样受益的还有贵州鑫泰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张功称,“我们会根据企业资质调整贷款产品,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自2023年以来,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累计为其投放贷款60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我们不仅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还扩大了产业规模。接下来,我们计划用这笔资金改造厨具以及冷灶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贵州鑫泰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长王肇利信心满满地说。
从重点能源项目的“大额授信”到中小制造企业的“精准滴灌”,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始终以金融之力扎根六盘水工业发展沃土。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金融创新,完善全产业链服务,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邮储力量”,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